益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益阳栖霞寺简介及风景照片

[复制链接]
椭圆开关 发表于 2020-6-7 08: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益阳栖霞寺 9.jpg
  公元1402年,江苏南京,皇宫外,四叔燕王的兵队越来越近,刀刃相击的寒光晃花了双眼,空气中满是浓浓的血腥味;皇宫内,年仅20岁的建文帝朱允炆手持火炬,仰天大笑。一时间,冲天的火光中,震天的哭喊,慌乱的脚步,破碎的杯盏,杂糅交织,此起彼伏。恍惚中,他急命属下拿来祖父的密匣,打开一看,顿悟。
  一年后,湖南益阳,会龙山宝泉寺,时任住持随缘大师见寺内一法号为了凡的和尚谈吐不凡,以其决非常人,便执意让贤。了凡和尚一听,断然拒绝,并执意离寺云游四海。
  数年后,人们以宝泉寺曾有帝王栖息,将其更名为栖霞寺。
11.jpg
  2011年8月22日,难得“秋老虎”隐身一日,我们向会龙山进发,寻找帝王的脚印,细细品味那慢慢搁浅的旧时光。
  轮回里,1600岁的古刹有胜景也有悲怆
  当日下午,益阳栖霞寺僧人生活区,76岁的老主持明观大师带着眼镜,逆着光,向我们讲述了栖霞寺千百年来的胜景与悲怆。
  1600多年前,即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公元373年至396年),印度僧人不如密多尊者来华,相中会龙山群龙聚首之形,于山巅建一寺庙,名宝泉寺,号称“中国南方第一寺”。
  1100多年前,唐末颇有建树的宰相裴休,晚年遭贬任湖南观察使时,为扩建白鹿寺,就下榻在宝泉寺。
  609年前,明建文帝朱允炆遭遇“靖难之役”后,落发为僧,逃匿至益阳时,驻锡于宝泉寺,并拜随缘老和尚为师。后人认为,皇帝就像太阳一样威照大地,即便是下了台的皇帝,霞光依旧在,因此将其更名为栖霞寺。
  460年前,明代益阳知县刘激与当时的龙洲书院院长蒋道临,率龙洲书院的学子们一道编辑考证了“资江十景诗”,“会龙栖霞”为其中一景,载入史册。
  130年前,太平天国败亡,英王陈玉成之子陈三元随母出逃,在栖霞寺出家,法号遇缘。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圆寂,葬于栖霞寺西侧,墓碑上刻“生于江南上元县桂花巷金沙井陈氏子”,并附墓联:“勘透浮生归佛国,最难烈士结芳邻”。
7.jpg
  但是,这座受佛光“普照”的寺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在劫难逃。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益阳,染指会龙山,千年古刹惨遭破坏。1947年土改后,栖霞寺被部分拆除、占用,僧人被遣返原籍,千年香火自此熄灭。
  这样的文字,总让读者也跟着心酸。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1983年,在僧众和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栖霞寺佛殿开始修复。1986年,佛源大和尚与市ZF协商,重建佛殿,供奉珍贵玉佛,又得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名,1990年10月7日,栖霞寺佛像开光。
  然重建后佛殿遭白蚁侵蚀,又长年渗漏,1997年,佛源大和尚决定拆除重建,终于2002年秋建成,还资江十景一处景观。
10.jpg

8.jpg

d.png

益阳栖霞寺位于城东七星岩下寿佛洞前。唐代名栖霞寺,明万历间重建名寿佛寺(庵),南明间浑融和尚扩建,复旧名。其时殿宇宏伟,结构逸致,有山门、大雄宝殿、准提阁、韦驮殿、阿难殿、环碧堂、修竹亭、白莲池、放生池、回廊等。浑融(161―1708),本姓张,湖南沅州人,自小学得文武,因不满明朝的腐朽统治,在衡州出家,法名本符,崇祯末年来桂住普明庵。南明时,曾与抗清名将瞿式耜、张同敞等常聚这里,旷论国事。他出于忧国忧民,曾投人抚粤将军刘起蛟部,出谋划策抗击清兵,衡州失守后回寺住持。翟、张二公成仁后,他仗义收尸,并在寺北建二公祠,常在此诵《浩气吟》;在寺南建听月亭,表示他思念明朝之情。后来,寺全毁于战火,仅存山门及其遗址。现住持修复部分,可供进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益阳|免责声明|益阳拍客|益阳人才|益阳租房|益阳二手|禁言帐号|京ICP备08016888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2000-2018 益阳网:益阳最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益阳红网论坛:关注益阳民生,传递城市生活信息!

GMT+8, 2025-9-11 08:48 , Processed in 0.02037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