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安化龙泉洞 益阳旅游的“新名片”

[复制链接]
梅山老汉 发表于 2013-3-25 11: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jpg
 益阳安化有溶洞,同很多益阳籍的人一样,我在来安化马路镇“挂职”锻炼前,并不知道自己家门口还有溶洞看。到了安化之后,我才知道安化的溶洞不但多,而且很有特色。比如,龙泉洞一米五长的“鹅管石”据说可以称雄世界,青云洞的近百米高的石壁洞口足以笑傲群峰……恰好这两个溶洞都在我“挂职”所在的马路镇,这样一来,“钻洞”也成了我“挂职”后的第一个工作。
龙泉洞是安化开发最早、最成熟的一个溶洞。在安化人眼里,她已成为“茶马古道”之后,安化旅游的又一张名片。龙泉洞距安化县城东坪28公里,从马路镇镇区步行十分钟就可以到洞口。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个以本地村民自主开发为主的溶洞并没抱有太大的希望,然而,当我入洞之后,我的所见所闻彻底颠覆了我最初的对乡村景点的认识。在“挂职”的两个月里,我在龙泉洞三进三出,因每次入洞的天气不同,我在洞里也见到了不同的景象,从“珊瑚海洋”的绝美到“飞天瀑布”的震撼,从炫丽灯光的直观感受到水乳交融的深刻体会,龙泉洞已深刻在我的脑海之中。



  当地村民介绍,龙泉洞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云台山开挖防空洞时发现的。当时就有大胆的村民打着火把进去“探险”,但溶洞深不可测,至今也无人知道龙泉洞到底有多深。据说,曾有村民做过一个实验,从云台山山顶的“天坑”倒下泡沫,直到两天后,泡沫才成山脚流出。从防空洞进去,步行两三分钟,右手边另有一小洞,这便正式进入龙泉洞了。我第一次进龙泉洞的时候,洞外刚好下雨,酷暑中,地面的热气还没有散去。步入龙泉洞内,洞外那带有腥味的灰尘气立刻散去,一股清凉扑面而来。洞内除开地面上铺上的石板是人工的外,其他地方都是原生态的。
与那些“粗狂”与“雄壮”的大溶洞相比,龙泉洞的确要显得“精巧”些。“小家碧玉”,便是我对龙泉洞的第一感觉(我去过青云洞之后,更加觉得是如此了)。开发者也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了龙泉洞在这方面的优势,让一切都恰到好处。龙泉洞中不少地方伸手即可触摸到两边的岩壁。洞内的岩壁上,有一层滑润的粉层。一位旅行社的朋友曾告诉我,这恰是安化溶洞最大的特点,有水气,有湿度,有水流,说明溶洞还很“年轻”,说明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都还在“成长”。这是一些成熟景区的“干洞”无法相比的。沿着脚下的指示路灯,一条蜿蜒的石板小路逐渐将人引入五彩灯光与千型百态的溶洞景观构建的绝妙胜景之中,无论是“倒挂金莲”、“宫琴古韵”,还是“金龙迎客”、“三塔镇宝”无不惟妙惟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梅山老汉 发表于 2013-3-25 11: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龙泉洞最大的特点当属她的“龙泉”,即洞内的一天然瀑布。从“幸福门”景观侧身过去不远,就听得到哗啦啦的水流声,在隔开十几米的地方,从溶洞的间缝中便看见一条从“洞天”飞扑下来的天河。越接近瀑布,空间的湿度越大,整个人仿佛都沉浸在山泉的甘甜之中。这一条“龙泉飞瀑”足有七八米高,喷涌而下,形成一幅巨大的水帘。据说,至今还没有找到泉水的源头。不过,“龙泉”在此形成“阴河”流出洞外,龙泉洞周边的乡民多少年来就一直喝的这个“龙泉”水。现在,人们在洞口筑了一个水坝,“龙泉水”被蓄了起来,形成一个地下“湖泊”。游客们出洞时,都由此乘船出去。

  出洞的这一条“水路”,开发者也费了不少心思,铁船、泉水、溶洞景观三者配合都恰当好处。比如,河道大部分地方只容一条船行进,每隔一段距离有一个会船处,铁船与石壁,以及铁船直接的金石碰撞声在这地下溶洞中显得特别铿锵入耳。再比如,路中还有一处特别狭窄的洞口,所有的“船客”都要弯腰低头方可通过,而洞口的另一侧的正上方恰有一尊五彩环绕的“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益阳|免责声明|益阳拍客|益阳人才|益阳租房|益阳二手|禁言帐号|京ICP备08016888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2000-2018 益阳网:益阳最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益阳红网论坛:关注益阳民生,传递城市生活信息!

GMT+8, 2025-10-3 02:46 , Processed in 0.02900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