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长江中游城市群

[复制链接]
剑指寒江 发表于 2015-4-6 13: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中三角”,是以武汉、南昌、长沙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以浙赣线、长江中下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向东向南分别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1]武汉距长沙300公里、距南昌260公里,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平坦的地势相比,中三角间山水相阻,地形复杂,面积却为世界之最,是长三角的3倍,珠三角的5倍。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我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群之一,在我国未来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意义。[2-3]
武汉、长沙、南昌三城的合作发展,将使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与前途更明朗。[1]
2015年1月14日,按照最新城市群编制方案,中国将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基础上增加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国家级城市群由三扩围至五个。
2015年4月5日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对于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4]
长江中游城市群即“中三角”,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1] ,[3] [5] 以武汉城市圈、环洞庭湖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等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以浙赣线、长江中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
区和全国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中三角”包括湖北武汉城市圈(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和宜荆荆城市带(宜昌、荆州、荆门)、湖南环长株潭城市群(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株洲、湘潭、衡阳、娄底)和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新余、抚州、宜春、吉安)。
随着武汉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武汉东西有长江黄金水道,南北有京广铁路,经济实力和辐射影响力都很强。长沙是千万级航空俱乐部之一,弥补长江中下游其他城市的劣势,文化、动漫、重工比较发达,交通运输有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台湾到重庆(亚欧铁路)。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是我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发达、产业具有相当基础、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群之一,在我国未来空间开发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 2012年12月底,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西九江主持召开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谈到长江中游城市群,他对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负责人说,把安徽纳进来。“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初是湘鄂赣三省联手谋求全国区域发展新增长极,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等合作打造的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又称“中三角”。
  2012年,湘鄂赣携手,“中三角”起航。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传江说,将长江中游城市群纳入国家战略,才能更好打破本位主义、条条块块,实现共同快速发展。2012年2月,湘赣鄂三省首次会商共谋“中三角”。2013年,三省携手深化为四省共襄,“长江中游城市群”从呼之欲出到瓜熟蒂落,一个新经济地理概念水到渠成。
2013年2月下旬,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武汉举行。2月23日,长沙、南昌、武汉四省会城市达成 《武汉共识》,将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增长 “第四极”。按照 《武汉共识》,四省会城市将在九个层面深入开展协作,包括:共同谋划区域发展战略,推动自主创新、转型发展合作,推进工业分工合作,共同推进内需发展和区域开放市场体系建设,共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建设文化旅游强区,共建公共服务共享区,共建共享社会保险平台。与此同时,四省会城市交通、科技、商务、卫生等11个部门也分别签署协议,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推进科技资源相互开放和共享,鼓励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创业资本等科技要素流动,建立医疗服务共享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跨市结算等。
2014年2月27日至28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二届会商会在长沙举行。2月28日,长沙、武汉、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共同签署发布了《长沙宣言》,携手冲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长沙宣言》约定,四省会城市要积极放大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国家战略优势,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城市群,共同推动区域开放融合、创新发展,并就健全四省会城市交流合作保障机制达成了共识。按照“核心带动、多极协同、一体发展”原则,构建新型城市化合作体系和利益协调机制,全面提升省会中心城市高端服务和辐射引领功能,共同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合作推进国家总体规划进程,争取重大基础设施布点,争取重大示范点政策,争取重大产业专项布局,争取重大环保项目布局;加快推进区域营商环境、要素市场、创新网络建设,全面巩固和深化专项领域合作;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重大项目调度机制,对四省会城市共同推进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逐项试行牵头负责制。
2015年4月5日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涵盖湖北、江西、湖南三省,标志着“中三角”格局正式得到国家批复,而此前一直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的安徽省因已被划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畴之中,正式退出“中四角”格局。[1]
★三极三圈三核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个特大城市武汉、长沙和南昌,呈“品”字型分布,分别为三省的省会和中心城市,是三个都市圈的“首位城市”和“核心力量”(是为“三核”);并以三核为心形成武汉都市圈、长沙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共三大都市圈(是为“三圈”);三大都市圈,在各省的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均在60%以上,是带动周边地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量、是推动三省经济的发动机和“中部崛起”的增长极(是为“四极”)。
★主轴成环,城市同带
以武汉--岳阳--长沙--南昌--九江--武汉之间的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部分长江水道构成横跨湘鄂赣四省的“环形”快速通道,成为三省生产力布局、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主轴;
★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城市圈、城市带和城市群,沿以幕阜山脉、九岭山脉为中心的山麓及外沿分布,城市群和位于其间的山岳森林景区(城市后花园),二者巧夺天工、举世无双的组合,可谓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城市群“扩容”中国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进一步加快统一市场建设,消除区域间的贸易壁垒,各省大城市实力过分集中,中小城市发展滞后,应整合现有资源,将现有长江中游城市群“扩容”。在鄂湘赣三省现有城市群的基础上,把属于长江中游的多个城市吸纳进去,“扩容”后整合成长江中游城市群。
3小时商圈武汉是国家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具有相对完整成熟的产业体系。以武汉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以光电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沿长江的“宜昌--武汉--黄石”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沿汉江的“十堰--襄阳--武汉”汽车工业走廊,其经济实力、产业规模、科技水平、发展前景等都较为突出。而长沙、株洲、湘潭是湖南的“金三角”,地方财政收入约占2/5;沿京九铁路布局的昌九工业走廊,包括7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西省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引进外资的主要平台。上述区域主要城市之间的通勤距离基本上都在3小时车程内,无论是从经济规模、产业规模还是交通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打造3小时都市圈的条件。[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益阳|免责声明|益阳拍客|益阳人才|益阳租房|益阳二手|禁言帐号|京ICP备08016888号|广告联系

Copyright 2000-2018 益阳网:益阳最具影响力的门户网站,益阳红网论坛:关注益阳民生,传递城市生活信息!

GMT+8, 2025-9-22 06:27 , Processed in 0.02976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