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如果加入益阳。。大家看下面的图。华容加入益阳。等于一下把益阳纳于长江经济带。 益阳就可以在投资利用华容的长江港口。而
桃江 益阳
沅江 华容这么经济线。将使 桃江 益阳 沅江
南县 华容 直通长江。益阳将整体的纳入长江经济区。并获得国家各项支持。各种产品经铁路直达华容的港口。再船运至世界各地。益阳也将独立于长江之外。华容也将获得一个独立的发展空间。成为长江上一个重要港口。
益阳娄底铁路。向上经沅江 南县 华容 延伸至湖北荆州 荆益阳铁路 这将不再需要受制于岳阳的阻挡。益阳能与荆州市直接谈判对接,加速荆州益阳铁路的建设。
焦柳线也将成为继 京广 京九等一条国家南北大动脉。。直接从河北的焦作市 通过洛阳 南阳 襄阳 荆州 益阳 娄底 永州桂林 终点广西柳州 再终益阳火车直达 南部沿海港口 防城港市。更多的火车将经过益阳。益阳将不需要长沙直接与武汉市 荆州市 娄底 链接起来。向北江 武汉,向南 广西桂林柳州 防城港 益阳成为南北铁路动脉上 类似小长沙的区域优势。
华容也能获得一个火车站点。北上北京,下达南海岸边的防城港。
华容并入益阳后,能成为益阳市寻求纳入国家战略“长江沿岸经济带”的绝佳良机。事实上,华容完全拥有建设成为优良长江港口的资源条件(塔石驿有着良好的深水岸区),但由于在岳阳经济版图上过于偏远和城陵矶港口的“风头”,导致优势不能凸显。有了华容的并入,益阳才能名正言顺地加入到长江沿岸经济带的城市发展规划中,不仅可以获得国家在“长江沿岸经济带”上的大量优惠政策和资源,更能够对接工业城市武汉,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来看,把华容并入益阳(甚至常德),可以比现在更多的拉动几个相邻的地市的发展,使湖南的北部经济满盘皆活。
华容人,你愿不愿加入益阳,成为一个益阳人!
最近和身边的几个家乡朋友聊天,说着说着就聊起了老家华容,回忆起了年轻时候在华容读书的日子。
虽然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广深工作,回到华容的机会一年也就那么几次,但作为一名游子的心永远牵挂的还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华容的发展。这次的几个朋友蛮聊得来(其中有个南县的),平时也还都有些心怀家国的心思和想法,于是说看看现在把我们华容划到益阳(或者常德什么的)会不会带来一个更大的发展机遇呢。
一番争论之后,看来几个人都还动了些心思,得出的结论也是出奇的一致:把华容并入到益阳市的行政区里面还真是一个发展的巨大良机。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觉得不仅华容的父老乡亲会欢迎这样的变化,益阳人民更会举双手赞成吧,大概所谓的“一拍即合”、“两情相悦”就是这个意思。
言归正传,把我们的粗浅的见识也分享一下(具体可以参照我们画的简图):
首先是为什么考虑华容要脱离岳阳,动一动呢,我们觉得是危机感和存在感的问题。
考虑湖南省发展的几个主要经济规划圈子,然后观察岳阳的几个区县,各个区县的都有一个合理的区位优势,唯独华容县被遗漏在岳阳西北一隅,地位尴尬,发展缺乏支持。明显的例子:比如南边的汨罗、湘阴、平江都已经融入了长株潭经济的大圈子,而且对接良好,由此带来的发展势头十分显著。中间的岳阳县、岳阳楼区、君山和湘阴县更是环洞庭湖经济圈的核心带,更不用提云溪区的化工产业一直是国家和省市的重点了。甚至北边的临湘市也一直在打造湘北门口的概念,拥有比华容好的多的交通条件(京广线、京珠高速和更优良的长江港口)和区位优势(湖北、江西),这样一来,华容就被排后面去了。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觉得华容并入益阳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呢。理由也很简单:我们要尽可能找准并利用华容的区位优势,尤其是国家现在正在大力建设“长江沿岸经济带”所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
事实上,华容划归益阳市并不是空谈。在上世纪60年代,华容曾就归属于益阳专区,属于颇有渊源的两个对象。至今我们华容很大一部分居民说的“南边话”
这些都还是次要因素,重要的理由在于:我们认为华容并入益阳后,能成为益阳市寻求纳入国家战略“长江沿岸经济带”的绝佳良机。事实上,华容完全拥有建设成为优良长江港口的资源条件(塔石驿有着良好的深水岸区),但由于在岳阳经济版图上过于偏远和城陵矶港口的“风头”,导致优势不能凸显。有了华容的并入,益阳才能名正言顺地加入到长江沿岸经济带的城市发展规划中,不仅可以获得国家在“长江沿岸经济带”上的大量优惠政策和资源,更能够对接工业城市武汉,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来看,把华容并入益阳(甚至常德),可以比现在更多的拉动几个相邻的地市的发展,使湖南的北部经济满盘皆活。
作为一个华容人,想起自己的家乡要并入“它乡”还是会有些失“面子”的感觉。但对于华容来说,加入益阳市即意味着成为了益阳市在北边的唯一门户兼核心港口,带来经济发展良机是我们正缺少的。而且,考虑到我们华容现在的发展水平在益阳市应该是处于前列的,也不会被看作“落难”时的“卖身之举”。相反,应该是我们华容在积极寻求一个发展的双赢机会,符合国家战略,符合中央政府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
类似的行政区域在重新划分其实还可以参照安徽的做法,为了离长江经济带更近一些,安徽生生把省会合肥的行政区域扩大了两倍,进入了长江沿岸经济带的城市圈子。
而且,我们还相信在这样一个行政区域转划的过程中,家乡政府的陈旧观念被打破,原有的利益关系发生变化,也给家乡带来一个改革转型的良机。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干部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和作风,也是我们觉得可能的一个好处。
总而言之,变是为了求发展。如果这样的变化能给家乡带来好处,那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是民心所向的变化。因此,我们把自己的简单看法放在这里,不仅是与热心人共同图谋家乡发展之事,更希望这样的声音能传到省、市和我们家乡的政府领导者们的耳朵里,共同成就这样一个符合改革大势的好事情。
一点陋见,愿意与所有关注华容发展的热心人商讨!